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89257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咨询电话:

13086847888

首页 > 政策法规 > 白酒行业政策

白酒行业政策

2023-04-14 10:12      点击量:182  评论(0人参与)
 

2018年一季度,我国白酒产量达到277.9万千升,同比增长7.5%,增速再次提升。国人的健康意识越强烈,白酒行业就越萎缩,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白酒厂因此而转行或倒闭,白酒行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夕阳产业。以下对白酒行业政策分析。


  白酒行业政策分析,2010年到2017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复合增长率为9.52%。2017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为5531亿元,同比降低7.7%;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酒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白酒行业分析指出,从产量和营收的变化趋势上看,白酒行业在价格上仍然有优势。换句话来说,具有价格优势的中高端、高端白酒发展势头仍然强劲,这对白酒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好的信号。


白酒企业将提供更多层面的满足消费者品质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随着各地政策的落地实施和企业市场层面的进一步推动,白酒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供给侧改革则是酒企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层面的主导方向。


  1、“禁酒令”威力不再

  从2012年年初的限制“三公”消费到“限酒令”再到“禁酒令”,白酒行业在随后几年进入深度调整期,高端白酒市场受到冲击。白酒龙头茅台股价也自266元起连续2年下跌,2014年初,该公司股价最低探至118元/股。白酒行业政策分析,但今年的“禁酒令”对市场层面的影响则不一样。在短暂影响白酒股价之后,近期,众多高端白酒品牌股价持续飙升,很多个股创出历史新高,特别是贵州茅台,其股价已经超过700元/股,总市值超过9000亿。由此看来,尽管“禁酒令”范围逐步扩大,但中高端酒企主力消费市场正在转变,使得酒企受到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禁令的出台或许给部分酒企带来短期性、区域性的冲击,但并不会影响长期的发展态势。


  2、产区扶持政策不断加码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白酒行业调整与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赴四川、贵州、山东、山西、河南等省进行深入调研,与多家白酒生产和流通企业进行座谈后,提出白酒行业转型升级仍待政策创新。到今年以来,多省市相继出台了针对白酒行业的振兴计划,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白酒行业政策分析,今年、四川、河南、安徽、山东都已经明确表示政府将大力度支持白酒行业的产业调整和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形成文件政策出台。可见,虽然在“公务”上禁酒,但是在产业政策上政府部门是大力支持的。


  3、兼并重组是酒业未来主流

  由各地产业政策来看,四川产区提出“支持重点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兼并、收购省内外白酒企业,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参与川酒企业培育和组建大集团”。河南产区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酒企以资产、品牌为纽带,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白酒行业政策分析,安徽产区提出“支持安徽省重点白酒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白酒企业集团”。在山东省即将制定的产业扶持计划中,推动产业整合也将是重要内容。可见,兼并重组是多方共识,也将是今后几年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主流现象。


  4、供给侧改革是酒业发展主导方向

  白酒行业政策分析,在今年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述,表明了未来品质升级的重要性。


  酒水行业的最高壁垒是品牌,由于品牌的稀缺性,在行业分化的大背景下,市场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白酒行业政策分析,白酒属于传统的有文化附着力的行业,品牌血统优劣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而传统和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根基的新品牌很难被接受,因此具备老名酒基础的上市企业会在未来发展中分享行业分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时,具有更大优势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天冠珠宝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备案中